唐昭宗景福元年(892年),石敬瑭出生于太原。他原是沙陀族人广盛配资,后来将名字改成了汉名。
石敬唐从小就不爱说话,但为人稳重,做事认真,而且很勤奋,对兵法书爱不释手。其父擅长骑射,而且骁勇善战,深受晋王李克用的赏识。在这种情况下,他结识了李克用的义子李嗣源,并在李嗣源手下做事。由于他的出色表现,李嗣源非常看重他。
李克用死后,李存勖做了晋王,继承父亲遗愿,继续与称帝的朱温作战。在这期间,石敬瑭凭着父亲交给他的骑射本领和天生的骁勇在军队中脱颖而出,很快成长成为李嗣源身边的一员骁将。
915年,李存勖夺得魏州后,在急援清平(今山东清县)时被后梁军围困。石敬瑭不顾生命危险,仅率领十余名敢死队冲入敌阵,将李存勖救出。此后,石敬瑭又有几次拼杀救主的功劳,在军中的威望越来越高。
展开剩余81%李存勖做了皇帝后,朝纲腐败。四川、邺都先后发生兵变,李嗣源奉命前往邺都镇压反军。到了邺都后,他率领的部众拥立他为皇帝,被他拒绝,因为他无心背叛李存勖。石敬瑭见他要回洛阳澄清事实广盛配资,立即进行劝说。他告诉李嗣源,即使他向李存勖表明自己是忠心的,多疑的李存勖也不会相信他,因为部将发动兵变,主将责无旁贷,并建议李嗣源顺应天下大势,召集各路反军,南下攻打李存勖。为表忠心,石敬唐表示愿做先锋。事已至此,李嗣源不再推托,遂举兵向洛阳进发,并最终做了皇帝,是为后唐明宗。
李嗣源做了皇帝后,任女婿石敬瑭为陕州(今河南三门峡市)保义军节度使兼六军诸卫副使,并赐给他“竭忠建策兴复功臣”的荣誉称号。当时,皇子李从荣任六军诸卫使。此人为人骄横,蔑视功臣,石敬唐料定他日后必定生乱,为免受牵连,果断将副使一职推掉,坚决不受。
石敬唐不仅骁勇善战,而且有出色的政治才能。无论是在陕州,还是后来的魏博、河东地区,他都能把当地治理得井然有序,深得百姓爱戴。
而且,在办案方面,石敬唐自有绝招。石敬唐任何东节度使时,曾遇到过这么一个案子。当时,一妇人状告一军士,说这位军士的马吃了她家门外的谷子,军士并不承认。石敬唐见他们二人争执不下,令人将马杀掉,从而为这位军士讨了清白。这位妇女因诬陷他人意欲敲诈而被处死后,当地很少发生案子。
长兴四年(933年),明宗李嗣源病死,李从厚即位,是为闵帝。次年,李从厚加封石敬唐为中书令,并将他调到镇州任成德军节度使,令李嗣源的养子凤翔节度使李从珂接任他的河东节度使一职。李从珂当时手握兵权,不愿受任并率军反叛,李从厚派兵镇压。不料,李从珂竟将来兵降服,随后直逼洛阳,李从厚弃城而逃。途中,李从厚遇到正赶往李从珂处议事的石敬唐,成为了石敬唐邀功的工具。李从珂杀掉石敬唐擒住的李从厚后,登上了皇帝的宝座,是为末帝。此时的石敬瑭已有篡位之心,回到河东后就开始积极准备。
清泰三年(936年)四月,石敬唐待一切准备妥当后,他要求调任,想以此试探李从珂是否怀疑他。李从珂接到石敬唐的上书后,立即召大臣商议。薛文通认为石敬唐早晚都要反,建议李从珂先发制人。于是,李从珂答应了石敬唐,调任他为天平节度使。
石敬唐得诏后,立即以李从珂为明宗李嗣源养子为由,要求他让位给明宗第四子许王李从益。李从珂大怒,罢其官职,削其爵位,并令建雄节度使张敬达率兵三万前往太原讨伐他。
大兵压境,石敬瑭不计后果,竟向契丹人求援。为了借助契丹人的兵力夺得皇位,他不仅向契丹耶律德光称臣,许诺逢年进贡,而且将后唐北部的十六个州划给契丹。更令人感到羞耻的是,石敬唐竟然在契丹人面前自称儿国,甘愿做一个儿皇帝。
耶律德光一直盯着中原地区,收到石敬唐的求援后,立即率兵南下。李从珂被石敬唐和耶律德光打败后自焚,后唐从此灭亡。
忍辱偷生忧郁而终
清泰三年(936年)十一月,契丹国主对石敬瑭说:“吾三千里赴难,必有成功。观汝气貌识量,真中原之主也。吾欲立汝为天子。”石敬瑭假意辞让数次,见将士劝进不止,于是答应做天子。随后,契丹国主作了册封书,命石敬瑭为大晋皇帝。石敬瑭称帝后,是为后晋高祖。高祖履行承诺,将幽、蓟、瀛、莫、涿、檀、顺、新、妫、儒、武、云、应、寰、朔、蔚十六州割让给契丹,并许诺每年进献金帛三十万。同年,高祖建元天福。
后晋刚刚建立,籓镇大多还未臣服,或者即使服从也反复无常;累年战争使得府库空虚、民间困穷。另外,契丹人还在不断向后晋征求财物。在中书侍郎、并同平章事兼枢密使桑维翰的劝谏下,高祖推诚弃怨,以此安抚煖镇;用卑辞厚礼来侍奉契丹,同时厉兵秣马,加强武备;通过激励农桑来丰实仓廪,通过鼓励经商来促进经济。经过几年的经营,国内逐渐安定下来。
可以说,高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奴才。他侍奉契丹国主是异常恭谨,不仅奉表称臣,而且还称契丹国主为“父皇帝”。每当契丹使者入朝时,高祖便在别殿拜受诏敕。除了每年进献金帛三十万外,每逢吉凶庆吊,高祖都会将国内珍玩异物奉上。契丹皇族稍有不如意的地方,就会斥责高祖,而高祖却总是用卑辞请罪。后晋使者到了契丹后,契丹君臣皆以傲慢的姿态对待。使者还朝后,将受辱之事告知国内,朝野上下都感到羞愧耻辱,惟有高祖毫无倦意,继续服侍契丹国主。正是因为这个原因,高祖在位期间,一直没有与契丹发生过摩擦。
当初,高祖将雁门之北的区域割让给契丹,吐谷浑由此隶属契丹。吐谷浑见契丹贪婪暴虐,有重归中原之心。成德节度使安重荣乘机诱导,吐谷浑遂率部落千馀帐投奔他。契丹国主闻听后大怒,遣使让高祖做个交待。以招纳叛人。天福六年(941年)正月,高祖派遣供奉官张澄率兵二千将吐谷浑赶回故土。
安重荣耻于向契丹称臣,每见契丹使者便“箕踞慢骂”。等到使者过其境后,他有时会派人暗杀。契丹国主以此事责怪高祖,高祖只是一味谢罪。六月,安重荣抓住契丹使者拽剌,并派遣骑兵劫掠幽州南境,并屯兵于博野,上表称:“吐谷浑、两突厥、浑、契煖、沙陀各率其部众归附我;党项等自从今年二月开始厉兵秣马,,担心难以灭掉契丹,遂愿意自备十万军士,与后晋合击契丹。朔州节度副使赵崇已将契丹节度使刘山驱逐,并求归命于朝廷。陛下屡次令臣承奉契丹,不要挑衅,但天道人心难以违拒,机不可失,时不再来。被迫归顺契丹的各位节度使都翘首以待王师,希望陛下早作决定。”
在桑维翰的诱导下,高祖非但没有支持安重荣攻打契丹,反而极力削弱其职权,然后派兵攻打。天福七年(942年)春,高祖将安重荣的首级送与契丹。四月广盛配资,契丹因后晋招纳吐谷浑一事遣使向高祖问罪。高祖忧虑,不知如何是好。五月,高祖因忧致疾。六月,高祖病逝。
发布于:天津市长富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